專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學習問答
四、“四個全面”擘宏圖——關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戰(zhàn)略布局
33.如何理解要積極爭當改革促進派,、實干家,?
魏晉時期,戰(zhàn)亂不斷,,社會上卻盛行“清談”之風,,士族名流不問國事,不言民生,,空論玄理,,虛談廢務。后人批評兩晉亡于清談,,遂有清談誤國之說,。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談到這個典故,反復強調“空談誤國,,實干興邦”,,要求黨員干部吸取歷史教訓,,在推進改革中大力弘揚實事求是、求真務實精神,,“既當改革促進派,、又當改革實干家”。
何為改革促進派,?何為改革實干家,?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擁護改革、支持改革,、敢于擔當?shù)木褪谴龠M派,,把改革抓在手上、落到實處,、干出成效的就是實干家,。”改革由問題倒逼而產生,,又在不斷解決問題中得以深化,。舊的問題解決了,新的問題又會產生,,因而改革既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勞永逸。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成功“殺出一條血路”,,離不開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各級領導干部對改革的支持擁護和貫徹落實。今天,,隨著全面深化改革向縱深推進,,不可避免觸及深層次利益格局和社會關系,遇到的阻力越來越大,,面對的暗礁,、潛流、漩渦越來越多,,更需要敢于啃硬骨頭,、敢于涉險灘的勇氣與擔當,需要求真務實的改革促進派,、實干家,。
當前,絕大多數(shù)黨員干部擁護改革,、敢于擔當,、勇于創(chuàng)新。比如,,全國優(yōu)秀縣委書記,、“時代楷?!绷慰〔ㄒ浴氨呈^上山”的勁頭帶領干部群眾銳意改革、苦干實干,,用有限的生命刷新了一個個又好又快的“俊波速度”,,使政和縣從一個貧困縣連續(xù)三年躋身福建省縣域經濟發(fā)展“十佳”,實現(xiàn)了以改革促脫貧的華麗轉身,。但也要看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進程中,一些黨員干部嘴上改革叫得響,,實際行動慢半拍,,存在不作為、亂作為等現(xiàn)象,。有的抱著“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態(tài)度,,只要不出事,寧愿不做事,;有的搞“選擇性”改革,對本地區(qū)本部門本單位有利的干勁十足,,不利的則雷聲大雨點?。挥械脑陉P鍵時刻和大是大非面前當“騎墻派”,,甚至成為“梗阻派”,。出現(xiàn)此類現(xiàn)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這些黨員干部思想上“貧血”、精神上“缺鈣”,、行動上“乏力”,,貫徹落實全面深化改革的決策部署不到位。各級黨員干部要切實增強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練就敢于擔當?shù)蔫F肩膀,下足真抓實干的硬功夫,,推動改革不停頓,、開放不止步。
將改革進行到底,,比認識更重要的是決心,,比方法更關鍵的是擔當?!盀楣俦苁缕缴鷲u”,。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講過這樣一個故事:清代守錢塘大堤的塘官,當時是四品官,,與知府享受一樣的待遇,,待遇很高,;但是有一條,就是不能決堤,,如果決了堤,,不等皇帝來找他算賬,他就跳塘自盡了,。當年的封建官吏尚且如此,,現(xiàn)在我們作為共產黨的領導干部,不更應該敢于負責,,敢于擔當,?各級領導干部要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氣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敢闖敢試敢為人先,,不斷推動改革。黨委主要負責同志要把改革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來抓,,既要掛帥,、又要出征,勇于挑最重的擔子,,善于接最燙的山芋,,做到重要改革親自部署、重大方案親自把關,、關鍵環(huán)節(jié)親自協(xié)調,、落實情況親自督察。
大道至簡,,實干為要,。做改革的促進派、實干家,,必須堅持知行合一,,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山西右玉歷屆領導班子帶領群眾治沙育林70多年,,書寫了一部防沙治沙終不悔、誓將荒漠變綠洲的壯麗詩篇,。右玉精神的可貴之處,,就在于始終發(fā)揚實干作風,一張藍圖繪到底,,一任接著一任干,。廣大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拿出抓鐵有痕、踏石留印的韌勁來,,持之以恒抓改革落實,,扭住關鍵,,精準發(fā)力,以實打實,、硬碰硬的工作實效推進各項改革部署從“最先一公里”快速起步,,在“最后一公里”落地生根。
黨員干部爭當改革促進派,、實干家,,離不開營造鼓勵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環(huán)境,。有了良好環(huán)境,,廣大黨員干部才能夠在推進改革的過程中安心、安身,、安業(yè),。要尊重和發(fā)揮地方、基層,、群眾首創(chuàng)精神,,鼓勵創(chuàng)新、表揚先進,,最大限度調動廣大干部的積極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著力強化敢于擔當、攻堅克難的用人導向,,充分發(fā)揮干部考核評價的激勵鞭策作用,,在改革第一線考察干部,讓有為者有位,、讓無為者失位,,激勵干部勇挑重擔。建立容錯糾錯機制,,準確把握“三個區(qū)分開來”,,嚴格劃分“失誤、錯誤”與“違紀,、違法”的界線,,為擔當者擔當,為干事者撐腰,。加強改革宣傳和輿論引導,,推動全社會形成想改革、敢改革,、善改革的良好風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