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坪街道按照“邊戰(zhàn)邊建,、邊建邊用”的思路,,推動網格“三定三亮”,,推深做實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
一“網”融合,,定網定人定責
精細劃定網格,。沙坪街道在實踐中不斷優(yōu)化網格劃分,歷經3次調整,,目前共劃定網格161個,,其中,社區(qū)網格119個,,農村網格41個,,工業(yè)城網格1個。例如,,南山社區(qū)常住人口3.7萬人,,下轄封閉小區(qū)13個,開放式小區(qū)14個,、大型商圈1個,,將人口集聚的封閉小區(qū)分開組建,人口較少的開放式小區(qū)連片組建,,商圈單獨組建,,實現平均每個網格約500戶居民。
精心選定人員,。推動市級干部“駐”入網格,、街道社區(qū)干部融入網格、社會志愿力量嵌入網格,,“網”羅三級黨員,、義工4258名。每個網格按照“1+1+2N”模式配置人員,,即1名網格長,、1名專職網格員、2類網格志愿者(分別是市駐點人員和志愿樓長),。網格長負責統籌協調網格事務,,是網格第一責任人,;專職網格員負責網格日常管理,是網格直接責任人,;網格志愿者負責協助開展管理服務工作,。
精準確定職責。制定網格人員工作清單,,明確當好政策宣傳員,、信息采集員、社情民意聯絡員,、矛盾糾紛調解員,、社會事務管理員、網格居民服務員“六大員”職責,,通過開展崗位培訓,,強化職責擔當。完善網格運行機制,,實現“線上”網格事項上報+“線下”黨組織統籌解決的雙聯動機制,,即通過線上“邑家親”“粵平安”平臺,將網格排查的事項錄入,,街道根據問題性質和管理權限“吹哨派單”,,“線下”通過網格黨支部—村(社區(qū))黨組織—社區(qū)“大黨委”—街道“大工委”—市基層黨建工作領導小組五級黨組織體系,為網格事項處理提供組織保障,。今年以來,,錄入網格事項5930件,完成率100%,。針對網格普遍上報的建筑物外墻剝落及居民樓寄生樹木問題,,召開街道“大工委”聯席會議,市住建局,、市創(chuàng)文辦,、市城管局紛紛就此議題建言獻策,形成相應解決方案,。
勇“網”直前,,亮旗亮牌亮碼
黨旗亮在網格。將黨支部建在網格上,,每個網格成立黨支部,,由網格長“一肩挑”擔任黨支部書記,支部委員由市駐點黨員干部或網格內的小區(qū)黨支部書記,、委員擔任,,實現“每個網格都有黨組織,每名黨員都在網格中”,凝聚起網格治理合力,。李偉建是桂林社區(qū)桂林苑小區(qū)黨支部書記,,得知所在網格要成立黨支部,他主動提出能否擔任桂林苑網格黨支部委員,,“小區(qū)治理要融入網格,我們服務群眾的合力就更大了”,,李偉建提到,。
服務牌亮在網格。在每個網格和樓棟顯眼處上墻公布網格服務牌,,將網格人員姓名,、聯系方式、服務區(qū)域,、服務內容等信息最直觀地呈現給居民,,確保居民隨時都能找到責任人,真正讓網格化治理走進千家萬戶,。
程序碼亮在網格,。依托市政數局開發(fā)的“鶴山網格服務”小程序,對網格人口,、場所,、企業(yè)等信息進行采集核查,實現動態(tài)更新,、智慧管理,。通過包樓到人、入戶到人,,對網格居民進行系統摸查,,共收集老弱病殘孕等特殊群體2175人,切實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夯實了疫情防控網。
網格化治理已在沙坪街道疫情防控,、矛盾化解,、治安防范等多個方面顯現成效。今年以來,,161個網格4258名網格員,、網格志愿者下沉網格,排查涉“疫”重點人員57567人,,動員60歲及以上人群第一針疫苗接種25651人,。接下來,沙坪街道將一如既“網”,推進網格員隊伍管理專業(yè)化,、網格平臺數據融通化,、網格管理服務精細化,切實以網格化治理兜起群眾美好生活,。
責任編輯:胡妙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