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賀(403年-479年),本名禿發(fā)破羌,,封隴西宣王,,是鮮卑政權北魏的高官。他是末代南涼王禿發(fā)傉檀之子,,南涼滅亡后逃到北魏并入仕,,逐漸在北魏文成帝、北魏獻文帝年間成為掌握大權的高官,,官至太尉,。
【家庭背景】 403年,禿發(fā)破羌出生,,此時其父禿發(fā)傉檀繼位已一年,。414年,南涼被西秦所滅,,禿發(fā)傉檀率包括破羌在內(nèi)的大部分家族成員向西秦王乞伏熾磐投降,,后來被鴆殺。423年,,破羌的長兄禿發(fā)虎臺和身為西秦王后的姐姐禿發(fā)王后謀殺乞伏熾磐失敗,,被誅,破羌與四哥禿發(fā)保周及親族等多人都逃到北涼,,然后逃到北魏,,破羌被北魏世祖封為西平侯,北魏明元帝很賞識他的才華,。因為禿發(fā),、拓跋(北魏君王的姓氏)的祖先追溯起來是同源,明元帝給破羌改姓為源,。
【生平簡介】 北魏明元帝,、太武帝年間禿發(fā)破羌改名源破羌不久,就做了北魏的將軍,。因為擊敗了叛亂部落白龍,、吐京胡,他屢獲提升,,官至平西將軍,。明元帝之子北魏太武帝 于439年大舉進攻北涼,意圖吞并,,以破羌為向?qū)?。破羌成功說服祖父禿發(fā)思復犍的鮮卑舊部投降北魏,,這些部落在北魏軍包圍北涼首都姑臧 (在今甘肅武威)時提供糧食,對北魏此次圍城戰(zhàn)的成功起了很大作用,。破羌也因功遷征西將軍,,進爵西平公。后來禿發(fā)保周叛變,,他因為沒有參與,,未受牽連。太武帝出征柔然和匈奴叛將蓋吳時,,他都從征,,常沖鋒陷陣,不顧個人安危,。太武帝認為他太好勇而告誡他,,并且把他的 名字改為自認為更合適的賀,任他為殿中尚書,。
452年,,宦官宗愛弒太武帝,立皇子南安王拓跋余,,后來又弒了他,。源賀和獨孤尼、拔拔 渴侯,、步六孤麗一起發(fā)動政變,,推翻宗愛,立太武帝故太子拓跋晃之子拓跋浚為帝,,就是文成帝,。 文成帝年間由于擁立有功,源賀深受文成帝信任,,在文成帝統(tǒng)治早期的官員內(nèi)部斗爭中,,他并未受害,反而得益,,封征北將軍,、給事中,進爵西平王,。
452年,文成帝讓他在國庫中任取財物作為賞賜,,他以國庫應保有錢財來應對和劉宋,、柔然的戰(zhàn)事而拒絕了。在文成帝堅持下,,他只挑選了一匹 戰(zhàn)馬,。在源賀建議下,,北魏的法度寬松了:原本謀反者的男性親屬都要處死,源賀提議后,,12歲以下的男性親屬免死,,但要淪為奴隸。
456年冬,,源賀徙封隴西王,,任征南將軍、冀州刺史,。大約此時,,他進一步對刑罰的改革提出建議,提出將犯死罪(謀反,、謀殺除外)者流放或 充軍到北部柔然邊境或南部劉宋邊境,,以協(xié)助國家的防務。文成帝批準了,。隨后,,武邑人石華指控源賀謀反,文成帝相信源賀,,并很快查出石華是誣告,,石華被處決。
【獻文帝年間】 源賀任冀州刺史七年,,在466年被召回都城平城,,拜太尉,但因為相關史載不多,,他作為太尉有多少實權是存疑的,。此時,文成帝已駕崩 (465年),,其子獻文帝繼位,,文成帝皇后馮太后攝政。
470年,,已掌權的獻文帝對柔然發(fā)動大舉進攻,,源賀是參戰(zhàn)的將領之一。
471年,, 獻文帝因?qū)φ務撜軐W更為喜好,,不想當皇帝了,想讓位給皇叔京兆王拓跋子推,,召集公卿商議,。源賀正在抵御柔然,也被召回平城。源賀和另 一位皇叔任城王拓跋云都表示反對,,指出傳位給皇叔不合繼承法,,如果皇帝執(zhí)意退位,最合適的繼位者當屬太子拓跋宏,。經(jīng)過進一步討論,,獻 文帝同意了源賀和拓跋云的意見,讓位給4歲的太子,,就是北魏孝文帝,。但獻文帝作為太上皇仍然掌握實權。 孝文帝年間 獻文帝禪位當年,,敕勒發(fā)生叛亂,,源賀奉命征討,在枹罕大敗叛將黨郁朱于,,斬首五千余,,一直追殺到金城,又斬首三千,。
474年,, 源賀因病卸任太尉。他沒有再在朝中任職,,并于479年去世,。當時,獻文帝已駕崩,,但孝文帝和馮太皇太后賜雜彩五百匹乃至辒辌車,、命服、 溫明秘器等皇帝陪葬用品給他陪葬,,并將他葬在先帝們附近,,表示了很大的尊敬。源賀死后贈侍中,、太尉,、隴西王印綬,謚號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