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山市現(xiàn)存的清代圖刻碑,。為黑色頁巖陰刻碑,,高158厘米,寬83厘米,。碑題篆刻“書院嘗會圖形碑”,,題下刻有捐資芳名。碑底部45厘米高的位置刻有書院的平面及四至圖,,繪出書院布局,,標有頭門、天井,、書院后堂,、左祠、右祠,、廚房以及方位和四至尺寸等,。龍門書院建于清道光辛卯年(1831),原址在竹朗下關(guān)水口的游魚崗(土名)南面山下,。是沐河,、竹朗、錢塘,、三富,、棠都,、坑溪、筍山等地鄉(xiāng)賢為振興教育而捐資興建,。建筑雄偉壯觀,,曾盛極一時。約在1945年左右拆遷,,用原材料新建龍門堂(即現(xiàn)在的桃源鎮(zhèn)龍門小學(xué)),,碑原立龍門書院內(nèi),后移置龍門小學(xué)鑲嵌在禮堂左側(cè)的墻上,。龍門書院碑刻得以完整保存,。